查看原文
其他

把来得污浊的钱供僧,僧人就把业障带去了,业障一多僧人也可能堕落

福安古观音阁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智慧转发,分享法喜!学佛从来都是自己的事儿,万不可执著于文字,误了自己!

使用的钱财越多,产生的业就越大。比如一辆车,这辆车产生的污染,不仅是使用汽油产生的。还包括生产汽油产生的污染,加上生产车里用的塑料、钢铁产生的污染。现在用的很多电,烧的煤气,这些都是直接从大自然挖出来的。不像古人,古人使用过地球的就是木头。几千年来,给地球造成减少的,就是木头。烧的用的都是木头。但现在不一样,烧的用的都是煤气和石油。我们用的塑料的东西,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。木头可以再生,石油和煤气就不行了。它们就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。

大家从大环境看就知道了。我们消失了很多东西。你使用得越多,消耗的福报和造成的污染越多。好比一辆车,造价越高污染就越多。为了达到那么高的水平,需要很多时间和物质。好比提炼一样,要达到最高,就要一直提炼,提炼的过程就是一直污染的过程。只是它的污染,城市里看不到,工厂都在郊区。所以,可以说,发明塑料的人,是很大的罪人。因为塑料没办法还原回去。可是我们天天都要用,经常换。一辆车开几年,就换掉了,再来一辆。换掉的就成了垃圾、污染源,新生产一辆时也会造成垃圾污染。因为有塑料的存在,我们现在赚的钱,多少都带着破坏环境的恶业。

所有的人类物质的过度享受,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。人类本身不会产生任何东西,人类只有这些本事:修行、生子加上种树。这三样对地球没有副作用。但现在,我们的物质享受,都跟这三样无关。以前很多东西是木头做的,古人所有的家具、房子,通通是木头的。现在建房子用得最多的是钢筋、水泥、瓷砖,这三样的产生都靠烧煤。就是污染。加上现在的家具,都是塑料和钢铁的,这两样的产生过程有污染。消化掉的过程有污染。你去家里找那些能烧出火的,除了木头外,都是石油提炼出的,包括你身上穿的衣服。我们处理它们很简单,家里、办公室里、工厂里用完的东西随便扔掉,扔给环境。所以现在为什么工厂的业比较大,其它的不说,只要扯到了太多塑料的,就是业啊!这个时代一定要珍惜福报,不要过度地使用,也不要过度地购买,尤其是要过年了,到处都拼命买,每个人家里都好多东西,都是没多大用的。这些就直接造成环境污染。

现在人类就有一个问题。种植的越来越少了。农业少了,破坏最小的农业少了。工业多起来了,而这些工业跟木头有关的很少。剩下的都跟石油、钢铁、煤炭有关,无一例外。你用的都是跟石油提炼出的东西有关的,不开车的也在用石油,与钢铁煤炭有关。你看全世界人都在用这些,那是多可怕。你穿的衣服,用的被子等等,很多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的东西做的,煤气也是,剩下的就是钢铁金属了。房子是钢铁做的。拥有的越多,加上浪费这些物质越多,就是代表破坏环境的业越大。

所以我们佛弟子责任重大,做慈善不仅是拿钱,拿钱只能暂时缓解。更应该劝人要静下欲望来,不要那么多享受。贫穷不会有灾难,但内心欲望的膨胀就会有灾难。所以佛教更应该倡导一种简单的生活,不浪费、不浮夸的生活。社会上的人已经因为金钱很浮了,佛教徒更应该清醒。

我去一些地方,看到庙里头装修很豪华。我想,这都不吉祥。禅宗的祖师已经讲了,寺院以旧为庄严。要旧一些,要素一些,你花那么多钱,装修那么多细节,做什么呢?看起来好看而已。但老子说了,五色令人目盲。我们现在都想着好看,结果是浪费信众的钱财,也是损自己的福报。一个寺庙要有道才有用,不要被钱财迷惑。哪怕从信众处来的钱财,也不一定要全部用啊。

而建庙一定要坚固、要长久。一尊佛像能保存几千年,这样子才可以,不要浮躁太高大上,又不长久,那是很不好的。所以,现在大家想用钱财来买功德,确实不容易。真正有修行的人,不会要很多钱;总觉得缺钱的人,又要好好修行了。现在的修行人被钱财迷惑得太多了。很可惜。

现在弘法的主旋律是修福修慧,这个福怎么修?福好比水,水是干净的,还是污浊的?要明白啊。好比赚钱,来得污浊,福报就污浊。把污浊的钱供僧,僧人就把业障带去了。业障一多,僧人也堕落,根本修不上去了。所以现在出家人,个个身体不好,都是背业障太重。因为没有讲清楚这个钱财的问题。大家总是含糊地说,不犯法就可以了。结果呢,钱财中业太多了,反而自己麻烦。所以,佛教应该多宣传净财,以及珍惜福报的思想。

弘法没有宣传净财,那就很糟糕。大家拼命赚钱,以为是福报。但福报里头的业障没有讲到。那佛教作为先生带领学生,那先生就要负责了。现在这个时代,做师父都不愿意得罪弟子,有供养了就好,礼让三分。但接受了供养,出家人就要布施法,正确的法,不然的话,就欠债。不管弟子能不能做到,先要有净财和爱惜福报的关念。以前我发起造佛像,有个人是用炒股赚来的钱来参加。我跟他说,可以参加,但以后尽量不要炒股了。这个钱供养了,意义不大。佛不是贪图你的钱,佛像是起教化的作用。你受到教化才是佛高兴的。不是佛收了你的钱佛才高兴。

注:“福安古观音阁”文章均为原创,转载请注明:转自“福安古观音阁”,本文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74c343e00102xy1f.html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